“天宫课堂”让更多孩子仰望星空
有这样一个地方,一边是美得让人如痴如醉的蓝色星球,一边是让人肃然起敬的浩瀚星辰。在这里,每天要经历16次日出日落,在这里,重力、浮力等一切物理规律得以“重建”,人类有了打破以往的理论藩篱、发现全新科学依据的机会。而就在前不久,这里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。
3月23日下午,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、王亚平、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“天宫课堂”第二次太空授课,涔山完全小学全体学生收看了这场来自400公里高空之外的一课。
浩瀚星空,广袤苍穹,自古以来寄托着人类的科学憧憬。从载人航天到奔月探火,从无人飞船到中国空间站,“神舟”“天和”“天问”“嫦娥”“夸父”,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每一步,承载着中国人探索深空的雄心壮志,体现了中国人挑战未知的冒险精神,展示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航天梦。每一次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进步,都是对中国人民的一种激励与鼓励。
好奇心如同通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,兴趣往往是学习最好的老师。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,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;在这里上演的一堂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,能够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,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,培养兴趣,开阔他们对于载人航天文化的知识面,引导他们拥有更广阔、更高远的理想。从这个角度说,“天宫课堂”很可能就是培养未来航天员和科学家的起点;“天宫课堂”不仅加深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重要性的认识,也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视。更值得点赞的是,展示太空知识的生动课堂,也是展示航天精神的绝佳平台。在一次次天地互动的同时,三位太空老师也把中国航天人奋发图强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呈现在孩子们眼前。
坐在集体课堂或是家里,就能得到最高课堂对于太空知识的高清全景教育,这是今天的孩子们才能拥有的幸福体验,也是我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的写照。作为主讲老师的王亚平,不是第一次登上这个高高的讲台。8年前,她就作为中国首位“太空教师”,在太空给地面学生讲课;8年后,她又与同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翟志刚、叶光富共同为中小学生太空授课。很多网友把两次授课的照片放在一起对比,觉得太空教室更加宽敞大气了,授课内容更加丰富有趣了,直播画面也更加清晰流畅了。为一些网友津津乐道的课堂变化,正是祖国航天事业日新月异的生动侧影。
孩子们坐在教室就能“欲穷千里目”,航天事业仍要“更上一层楼”。我国航天事业有今日之成就,离不开几代人的不懈努力;传承奋勇争先的航天精神,离不开一代代青少年接班人。第二节“天宫课堂”圆满结束,形式多样的航天科普教育还将继续开展,接续孩子们五彩斑斓的梦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